close

ECFA正方理由

接續上篇,轉載自PTT Policy 政策版

 

GDP上升

經濟部長尹啟銘:ECFA簽署後可使台灣的GDP增加1.374%,並大幅提升石化、機械以及汽車零組件產業部門對中國大陸的出口。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的實證模型分析指出,兩岸若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可為我實質GDP增長0.15%

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50472&ctNode=3882&mp=1

 

 

創造就業機會

經濟部表示,兩岸若簽署ECFA,享受出口免關稅的產業因競爭力提升不需外移至中國大陸,企業投資設廠會留台灣,反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中央社 (2009-05-01 18:11)

 

 

突破經濟邊緣化的危機

考量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加速,特別是明(2010)年起中國大陸與東協彼此間大部分貨品項目之進口關稅稅率將降為零,對我產業將造成衝擊,且適逢全球經濟不景氣之際,影響將更為嚴重,國內業者亦已多次提出與中國大陸協商互免關稅之急迫性需求。考量前述情勢,為降低部分業者關廠或外移,政府必須積極作為。

http://cweb.trade.gov.tw/kmi.asp?xdurl=kmif.asp&cat=CAT4008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已經在醞釀之中,三年兩載之後很有可能簽署。若韓國產品可以免關稅進入中國,對台灣的殺傷力絕對遠大於「十加一」,韓國藉由FTA所取得的絕對競爭優勢,長期將可能取代台灣廠商的相對優勢。兩岸ECFA的急迫性,不僅在於石化等產業馬上面臨的關稅不利益,更有突破日、韓、中甚至美國的FTA布局的急切需要。

 

中華經濟研究院估計,明年東協加三成型後,台灣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必然下降,將有為數超過十一萬四千名員工失業,後果嚴重。而根據政大童振源教授的研究,台灣若無法加入東協加三,則GDP負成長2%;若無法加入東協加六,則GDP負成長2.3%。在台商及外資來台投資部分,台灣若無法加入東協,台商及外商對台灣投資會減少26%35%

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50472&ctNode=3882&mp=1

 

 

至於CECA對於台灣爭取國際經貿空間的效果,對台灣而言,中國大陸的內陸市場固然是要爭取,但是更廣大的國際經貿市場可能更重要。在兩岸簽署框架性協議之後,台灣就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單邊的自由貿易協議協商,包括美、日、新、澳、紐與歐盟等。這時候,這些國家的意願會比較高,一方面可以利用台灣的平台進入中國大陸;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與台灣簽署CECA以後,也不再有理由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CECA 國際經貿的敲門磚 林祖嘉】聯合報2009.02.14

 

 

產業界需求

台塑:不簽CECA 衝擊企業10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台灣應該積極與中國簽訂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避免邊緣化,ECFA組成,希望能夠與國際組織如WTOFTA規範類似的事項,有助台灣經濟與國際接軌。

 

中石化董事長馮亨:如果不能與大陸簽署ECFA,產品賣到東協十國及大陸、日本、南韓沒有關稅互惠,即失去競爭力,中石化投入鉅資擴充產能也是枉然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工總副理事長許勝雄:新理事長的首要任務是推動ECFA的簽訂,由於區域經濟版塊已經成形,例如中南美、歐盟都有不同的組織,台灣的大企業在這經情況下還能有生存空間,但不利於小企業發展,因此要盡速簽訂ECFA,再去推動FTA的架構。

 

 

不涉主權

未來兩岸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係符合WTO精神,絕不會發生矮化我方主權之問題

 

談判有原則

劉兆玄:「絕對不能矮化台灣主權、不會再開放大陸農產品來台、不會讓大陸勞工進來」、「三要」是要先解決關稅問題、要跟東協同時洽談FTA、要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架構下,真正達到擱置爭議

 

尹啟銘:談判原則有「三不」、「三要」,三不就是不會矮化主權、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來台、不會新增農產品開放項目;三要是要凝聚共識、要循序漸進、要廣結善緣。

 

賴幸媛:堅持「四保」,就是「保就業、保出口、保台商、保傳產」,同時也會堅持「三不」,就是「不矮化主權、不開放大陸勞工、不擴大農產品進口」。

 

 

談判有策略

當然ECFA及未來其他兩岸經貿協議對拓展台灣國際經貿空間之助益,並非是一種線性必然的關係,但由目前先推動兩岸ECFA架構協議的構想來看,幻想與現實間應該可以找到一些中間地帶。首先,未經實際談判的衝撞,並無法研判中國方面對台灣提出國際經貿空間要求的立場與底線。其次,若按國際間經驗,透過ECFA架構協議的方式分階段推動的作法,或可類比為分期付款的概念;架構協議這個頭期款本身,除了早期收穫條款外,其他內容多屬於展現後續談判共識的宣示性條款,因此影響有限。因而,假設台灣自認成功的在框架性協議中與對岸取得國際經貿空間的共識,尚可透過與其他國家洽簽FTA的機會,做為測試中國反應的試金石,並決定是否付第二期款,繼續其他協議的談判。畢竟無論WTO規定、其他國際經驗,乃至於事之常理,都沒有簽署架構協議後就必須完成其他後續談判的要求;國際間也有許多FTA談判中止的例子。而事實上每階段協商的落實與事後相關條件的成就程度,都可作為下階段協商談判速度、力道與立場的參考基準。有了這種煞車機制,落入中國陷阱的風險便可受到控制。

 

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256&Itemid=\117&userid=92&content_type=article

 

 

簽定程序

劉兆玄:政府會全力向立委及全民說明ECFA的推動工作,「在我們走上協商的桌子之前,相關的官員會到立法院去做報告」,讓立法院更清楚ECFA原則,「行政院會把ECFA協商結果送立法院審議,在立法院未通過前不會實行」

 

 

弱勢產業之保障

馬總統已經承諾「不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及「不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並非一般FTA採一步到位方式,初期我方將考慮廠商實際需要,要求中國大陸給予我重點產業早期免稅承諾;而敏感性、有爭議及對我產業衝擊大者置於後階段協商,未來協商時,政府將盡力爭取將之列入例外清單,繼續維持原關稅之水平,或者爭取較長的減免關稅期程作為產業的調適期。

對於受衝擊大之弱勢產業,在調適期間,政府會提供相關輔導措施協助產業因應,並會妥善規劃貿易救濟制度及風險管理機制等。故兩岸簽署協議後,我國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品之進口救濟措施仍將持續使用。

http://cweb.trade.gov.tw/kmi.asp?xdurl=kmif.asp&cat=CAT4008

 

 

香港的CEPA

行前呈現改善之趨勢,且每人GDP亦持續攀升,國際競爭力也維持一定優勢等。

http://www.moea.gov.tw/

 

 

中國的經濟意圖

國內學術研究單位利用GTAP模型所作推估,倘兩岸完全自由貿易,對中國大陸與台灣雙方之GDP均會受益,包括中國大陸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利用GTAP模型所作推估亦是如此。

http://cweb.trade.gov.tw/kmi.asp?xdurl=kmif.asp&cat=CAT4008

 

貿易理論告訴我們,經貿正常化和整合化之後,雙方的「比較優勢」更會充分顯現。因此和中國經濟互賴之後,雙方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都會獲得更大市場的助益,台灣勞力密集產業會往中國移動,但高科技產業卻同樣會獲得中國的投資、成長地更快,帶給台灣更多的產出。香港依賴中國、新加坡依賴東南亞,愛爾蘭依賴歐盟,都沒有萎縮,反而快速興起。

 

【兩岸簽CECA的急迫性 ◎杜震華】2009-02-11 中國時報

 

 

公投易流於意識形態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CECA是不牽涉主權問題的經濟交流,沒有公投需要;在台灣,公投因為技術上的限制,不但容易被政治人物操弄、窄化,也容易把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極端化,反而不利於多元而民主的討論

 

經濟部部長尹啟銘:全世界都沒有用「公投」決定類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案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i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